2023-06-25
健康提醒:夏至养生 温热清淡勿贪凉
夏至节气是盛夏的起点,气温高、湿度大,常有雷阵雨。厦门市中医院主任中药师郑东建议,夏至过后,养生保健要顺应自然气象的变化,总结为:“清心宁神防湿侵,养护阳气正当时。” 在起居养生上,顺应自然阳盛阴衰的变化,晚睡早起,但晚睡不应超过23点。每日安排午间小憩,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。 夏日腠理开泄,易受风寒湿邪侵袭,睡觉时注意风扇和空调不要对着头、脚直吹,室内
2023-06
今日夏至:养生要注意“三宜”、“三忌”,健康度夏
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。这句话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。大概意思是说:夏至这天之后,白天的时间会越来越少。而且人们发现每天缩短的时间,大约是用一根线的时间,便有了一天短一线的说法。夏至吃面的习俗,不仅是为了庆祝丰收、品尝新麦,也是应节气养生。夏至后紧接着就是三伏天,暑热渐盛,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。夏季趋凉避暑的特性导致身体很容易生病。夏至&ldquo
中医讲师“拍了拍”你,夏季养生该开始了
位于三江路的漕河泾社区生活服务中心里,一群“老伙伴”近日正在互相“拍一拍”。在中医讲师的指导下,推推穴位,拍拍肩颈,僵硬的身体就松快了许多,不由地让大家感叹中医的“神奇”。原来,天气越来越热,为了有效预防夏季疾病的发生,普及居民们的健康知识,传播健康理念,漕河泾街道与徐汇区益多多
【四季养生】夏至饮食宜清补
六月有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。 进入夏至以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。不过,此时还不是最热的时候。夏至时,太阳直射点虽然逐渐南移,但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放出的热量多,气温可继续升高。在很多地方,夏至这天中午,人们有吃“过水面”的习俗,意为防暑降温。 养生建议 六月养生要符合季节变化的特点。第一,应保持轻松、愉快的精神状态,使气机宣畅
端午节吃喝养生讲究
1、端午节吃什么1.1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食物之一,笼统来说,粽子主要有素粽和肉粽两大类,加以糯米用叶片包裹起来,清香扑鼻、美味可口,还有及其丰富的营养价值。1.2雄黄酒雄黄酒是中药材,也是端午节传统饮食中很重要的一环,每年农历初一的时候就会将酿造好的雄黄酒放在室外晒太阳,一直晒到初五,等到中午的时候吃粽子、饮雄黄酒。1.3咸鸭蛋咸鸭蛋是端午节必吃的一道食物,每年端午的时候,家里的餐桌上总有一道
夏日养心正当时(中医养生)
中医认为,“夏气与心气相通”,夏日是养护心脏的好时机。顺时而养。晨练可促进阳气生发,有助于养心。晨起后饮一杯白开水,再进行短时的锻炼。晨练不要过于剧烈,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,如太极拳、太极剑、散步、慢跑等。午睡不但能补足睡眠,还可改善冠脉血供,增强体力,消除疲劳。下午天气炎热,适当喝些绿茶、苦丁茶或莲子心茶,能够清除心火、润燥生津。傍晚可以听听轻音乐,静心调
中医养生,夏季多吃这些食物!
到了夏季应该吃什么?1.多吃瓜类在夏季,人的体液容易丢失,而且夏季出汗比较多,所以可以适当地多补充一些瓜果。因为瓜果里面水分含量比较足,同时又富含维生素,对人的机体有一定的好处。2.多吃凉性蔬菜比如黄瓜、苦瓜、冬瓜、西瓜、甜瓜等,另外还有番茄、芹菜、生菜等偏凉性的一些蔬菜。3.多吃“杀菌”蔬菜夏季天比较热,适合细菌的繁殖,所以在夏季的时候,可以吃一点具有&a
芒种“郁蒸”天,三个养生重点记牢
芒种节气意味着进入了仲夏五月。所谓“郁蒸仲夏月”,“郁蒸”就是指气压低、湿度大、气温高的天气,也就是说,此时的气候特点就是“闷”“湿”“热”。广东省名中医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丁国
心脏养生,重在运动
适量的体育运动,比如散步、快走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骑自行车、游泳等,可增强心脏功能,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。需要注意的是,运动要适度,心脏不好的人不宜在清晨锻炼。注意劳逸结合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起居上要重视午休,即中午的11点到下午1点之间,为午时,对应心经,午休有助于养心气。季节交替时及时增减衣物。有高血压、心脏病史的老年人排便时不可用力过猛,洗澡时不可密闭门窗过久,以免缺氧。 ( 北京老年
夏季如何养生
原则一: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,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,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,容易腹泻,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,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。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,如藿香、莲子、佩兰等。 原则二: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,暑热邪盛,人体心火较旺,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,如菊花、薄荷、金银花、连翘、荷叶等来祛暑。 原则三:补养肺肾中医认为,按五行规律,夏天心火旺而肺金、肾水虚衰,